罗素: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,那这个民族就是中国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数学家 罗素 罗素: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,那这个民族就是中国

罗素: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,那这个民族就是中国

2024-07-02 22:26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0 分享至

用微信扫码二维码

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

在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!

前言

鲁迅先生曾经说过,“所谓和平,不过是两次战争之间的时日。”

纵观历史,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,是过去还是现在,战争从未间断,然而,英国哲学家、作家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素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见。

1922年罗素在书中表示,“如果说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,那这个民族就是中国”。

此书一经出版,立即引发了欧洲各国的热议。

罗素为什么会说中国是一个“骄傲到不肯打仗”民族?他对中国的了解从何而来呢?

顶级学者,游历中国

罗素的父亲是一名伯爵,家中拥有一座巨大的庄园,因此,罗素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视野非常开阔。

18岁那年,罗素考入剑桥大学,主攻数学领域,在几何学中取得了巨大突破,本科毕业后,罗素又前往德国柏林大学深造。

这时,他又对伦理学与政治学产生兴趣,在这两个领域,都提出了极具创造性的见解。

在那个年代,类似亚里士多德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已经很少,但罗素却凭借着广博的学识,在整个欧洲声名大噪。

还被剑桥大学聘请为高级研究员,著名的《数学原理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出版。

按理说,以罗素在学术上的造诣,他完全可以享受着极高的地位与待遇,过着富足的生活。

然而,他却不甘心于“独善其身”,而是关心全人类的命运。

一战期间,作为英国的顶级学者,罗素高声呼吁停战,引发了英国当局的强烈不满,而罗素本人也遭到了校方的多次警告。

不过,政界与学术界的联合迫害,并没有将罗素吓倒。

他一边坚持反战,一边又调查起美国国会动用武力镇压罢工工人的恶行,并公开发表了一篇翔实的报告。

此举彻底激怒了英国政府,罗素因言获罪,被投入监狱,整整关了半年之久。

出狱后,罗素对欧洲心灰意冷,他决定前往布尔什维克领导的俄国访学,在俄国待了半年,罗素收获很大,也见识到了一个冉冉升起的苏维埃政权。

1921年,罗素的俄国之旅结束,不过,他没有直接返回欧洲,而是经俄国,直接来到了他神往已久的文明古国——中国。

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,受“五四运动”影响,进步思想开始在中国大地传播。

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,为热血青年指明道路,北大校长蔡元培决定,邀请一名西方哲学家,前来中国讲学。

机缘巧合之下,蔡元培得知罗素就在中国,便向他发出邀请。

发表著作,提出惊人结论

受邀后,罗素并未第一时间给予回复,而是走遍中国的名山大川、五湖四海,亲自考察中国的情况。

罗素发现,虽然中国因清末年间的腐朽,导致国力不如西方,但中国人民仍具有积极的态度,工作也非常勤奋。

所以罗素认为,经过短暂的动荡,中国必定会迎来快速的发展。

就这样,罗素接受了蔡元培的邀请,在北大讲学,为无数青年学子解答困惑。

不仅如此,此后一年间,罗素还将自己的所思、所想、所见,凝结成一本著作——《中国问题》。

在这本书中,罗素详细阐述了中国的历史与现状,不同于很多对中国充满偏见的西方学者,罗素表示,

“中国必须摆脱封建社会的束缚,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世界文明相结合,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。”

多年后,中国共产党赢得革命胜利,将中国领上新的发展轨道,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,中国迸发出极强的经济活力,迅速完成了工业化与现代化。

除此之外,罗素还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,给予了高度肯定,尤其是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热爱。

在《中国问题》一书中,罗素写道,“如果世界上有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,那这个民族就是中国”。

注意,罗素写的是“不肯打仗”,而不是“不打仗”。

事实上,中国历史上爆发的战争并不在少数,远到武王伐纣、春秋战国,近到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战争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。

中国古人还在战争的基础上,创造出诸如《孙子兵法》《鬼谷子》等著名的军事书籍。

然而,我们也要注意到,中国爆发的战争,并非为了战而战,而是有两个显著的特点。

首先,中国的战争,目的都是为了和平与统一。

中国的大一统自秦始皇开始,很多西方学者热衷于批评秦始皇,称他为“暴君”,还说他将秦国变成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,令秦国百姓苦不堪言。

但事实并非如此,春秋战国时期,中国遍地都是诸侯国,各诸侯之间纷争不断,战火频仍。

漫长而无序的战争,带来的是巨大的灾难,据资料显示,战国时期,天下人口减少半数以上。

最终秦始皇指挥军队横扫六合,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,首次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。

自此,车同轨、书同文,中华文明再未中断,一直延续至今。

可见,统一六国的战争,是为了和平、统一付出的必要代价,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的主要形式。

中国战争的另一个特点在于,极少对外扩张,即便与外族发生冲突,也只是被动迎战。

这一点,从秦朝修建长城抵御匈奴,直至清朝末年左宗棠收复新疆,都是同样的逻辑,中国人绝不好战,但也有勇气应对外来者的挑战。

美国:屠杀土著,残酷掠夺

说了这么说,大家应该也都能看出,罗素所说的中国人“骄傲到不肯打仗”,绝不是空穴来风,而是通过对中国历史的认真考证而来。

中国人对战争的厌恶与对和平的向往,在全球范围内也相当罕见,尤其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时,更是显得尤为突出。

我们不妨先说说美国。

1620年,第一批清教徒抵达北美大陆,开启了欧洲白人对本土印第安人的殖民之旅。

随后两百年间,殖民者与印第安人之间爆发了无数场战争,由于殖民者拥有更先进的武器装备,印第安人惨遭屠戮,家园也被悉数掠夺。

根据《野蛮的边界》一书介绍,仅在1850年到1890年这短短的40年间,就有超过45000名手无寸铁的印第安平民被杀死。

此前繁荣的印第安社会几乎被殖民者全盘摧毁。

有人说,美国的建国史,就是残酷血腥的掠夺史,战争就是美国人用来夺取资源、进行原始积累的唯一手段。

近代以来,美国人好战的性格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一战二战中,美国都在背后煽风点火,一边参战,一边向战争双方售卖军火,大发战争财。

二战后,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强国,为了巩固自身霸权,美国又是穷兵黩武,将战火燃烧到全球各地。

朝鲜半岛首当其冲,后来,美国又将长臂伸向中东、越南。

上世纪六十年代,越南战争如火如荼进行之际,罗素便称美国挑起了“不必要的战争”。还组织了一个“罗素法庭”,揭露出美国在越南犯下了种种罪行。

显然,美国发起的战争,和我们前面提到的为了和平统一的战争截然不同,是赤裸裸地为了攫取权力、掠夺资源发起的战争。

欧洲:对外扩张,战火不断

如今的欧洲,“反战”、“和平”等口号不绝于耳,那么,欧洲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?

其实,熟悉欧洲历史的话就知道,欧洲的发展,也来源于惨无人道的殖民掠夺。

1492年,哥伦布首次发现美洲大陆,开启了欧洲的全球殖民史。

16世纪,西班牙凭借发达的造船技术和强大的海上力量,一跃成为欧洲殖民霸主。

殖民地遍及美洲、亚洲与非洲,在海外掠夺的黄金与银矿,奠定了西班牙发展的基础。

后来,葡萄牙、荷兰与英国又相继崛起。

18世纪时,英国的殖民地范围,一度达到了3300万平方公里,被称作“日不落帝国”,时至今日,印度、澳大利亚等国家,仍然保留着英国殖民的影子。

20世纪以来,世界上大规模的动乱,几乎都是由欧洲国家造成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战,正是因为英、法、俄、德等国家在殖民利益上产生冲突,矛盾爆发后演化为战争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,全球经济萎靡,很多国家都在节衣缩食,应对经济危机的到来。

然而,德国却以对外扩张的形式缓解内部危机,最终造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战争。

毋庸置疑的是,欧洲人绝非什么“和平的使者”。

殖民历史已经融入他们的文明基因之中,用战争的形式积累资源、缓解发展压力,是欧洲人早已养成的“路径依赖”。

中国:向往和平,不惧战争

作为一个博览群书、见识广博的学者,罗素自然十分清楚东西方的巨大差异,于是,他才会给出定论,中国是“骄傲到不肯打仗的民族”。

其实,在中国历史上的博弈中,为了避免战争,历朝历代曾做出诸多努力,也发明了很多有创造性的政策。

“和亲”便是一种中国特有的解决争端的手段,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周襄王便与戎狄公主和亲,从而联结两大政权,避免了许多战乱。

最著名的和亲女当属王昭君,汉元帝时期,昭君出塞,远嫁南匈奴,促成了两国数十年的和平,也两大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搭起桥梁。

当然了,中国可以选择不打仗,和周边邻居和平共处,并非因为中国人软弱,打不过别人。

恰恰相反,中国具有强大的底气,才敢放下战争武器,用和平之道待人。

其实,无论是秦皇汉武,还是唐宗宋祖,哪个不是威震四方的帝王,周边国家都将中国视作天朝上国,年年进贡。

在这一背景下,中国还能够保持克制,选择和睦共处,这样的胸襟与眼界,恐怕也是中华民族兼容并蓄、绵延至今的一大重要原因。

另外,中国还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在实现大一统之后,没有太多的扩张意识,而是用强大、先进的文化去同化其他民族,实现民族的融合。

反观欧洲大陆,情形迥异,各国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竞争状态,吞并、被吞并、屠杀、被屠杀交替进行。

各国无法获得安稳的发展环境,便只能不停对外扩张,陷入一个死循环。

事实上,中国的这一优良传统,直到新中国建立后也仍在延续。

1979年,越南军队在中国边境频频挑衅,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,所以我国才对越南发动了一场自卫反击战。

但越南根本不堪一击,很多国家都以为,中国会趁势将边境线外移。

然而,在实现了战争目标以后,解放军却主动撤离,还归还了越南的武器和俘虏,令国际社会大为震惊。

其实,这不过是中国人民“能打仗却不爱打仗”的又一个明证。

结语

孙子兵法有云,“是故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;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”

中国文化的优越之处正在于此,和崇尚暴力、野蛮的西方社会不同,中国主张以和为贵,用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,用和平取代战乱。

如今中国的军事力量首屈一指,但中国却始终坚持和平崛起的道路,这何尝不是罗素口中所说的“骄傲到不肯打仗”呢。

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您如果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

/阅读下一篇/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